close

  □點評:子強
  《廣州日報》載 今年高考恰好與國際龍舟邀請賽同天進行,市環保局表示,在模擬監測時噪聲影響不大,但實際比賽過程中很多因素難以控制,已致函市體育局建議採取禁鳴鑼鼓等措施儘量減少高分貝聲音。
  題外話:到底多大的噪聲會對考生的發揮造成明顯影響?是否應該為了高度保障考場安靜而無原則地干預社會噪聲?這些問題其實都是存疑的。但有一點可以肯定,《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》並沒有給予高考考場和考生任何特權,公眾固然應該體諒考生,而考生和家長可能更需要秉持一顆平常心。
  《信息時報》載 記者回訪試點社區發現,目前居民大多已養成定時下樓去定點扔垃圾的習慣,但對於垃圾該怎麼分類仍有不少人“蒙查查”,或者乾脆不分類,環衛工人需進行二次分揀,工作量大增。
  題外話: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,垃圾分類當然也不可能速成,個人處理垃圾的習慣形成已久,就算接受了分類的理念,也未必能時時刻刻實踐,但至少“習慣定點扔垃圾”這一點就是進步,給大家一點時間吧,環衛部門先做好自己的工作:配套好基礎設施,規劃好從垃圾桶到處理場的流程。
  《新快報》載 廣州正式建立環境違法“黑名單”管理制度,並公佈首批環境違法名單,共19家違法排污單位榜上有名,其中企事業單位六家,處罰措施包括從政府採購名錄中取消、銀行不予新增貸款等。
  題外話:懲治力度還是不夠。政府採購名錄政府自己可以控制,但針對社會的其他“建議”性質的“處罰”,銀行等機構並沒有必須接受的義務,它們也會有自己的利益考量。環保需要政府力量推動,也需要整個社會層面的合作。  (原標題:同城讀報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acmdixmwa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